歷史

鯉魚門海峽位於維多利亞港的東面,是香港和九龍間最狹窄的水道,屬戰略重地。面對歐洲列強威脅,英軍於1880年代在海峽南邊的筲箕灣阿公岩一帶興建一系列的防禦工事,包括1887年建成的鯉魚門炮台,其主要設施包括作為核心的堡壘,和中央炮台、西炮台、渡口和反向炮台,還有一個少數留存至今的布倫南魚雷室。

為興建堡壘,英國皇家工程兵首先從鯉魚門岬角上移走面積達7,000平方米的泥土,然後建造14間窖室,闢作營房、彈藥庫、煤倉及廚房等,最後再填回泥土,將堡壘完全隱閉起來。大部分工程在1887年完成。堡壘中央建有露天廣場,供士兵集散之用。堡壘配備兩門6英吋隱沒式後裝炮,還有壕溝環繞作為屏障。堡壘炮台加上附近多座炮台可覆蓋整個鯉魚門海峽。1890年代,英軍更在岬角海邊建成布倫南魚雷發射站,布倫南魚雷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水下武器。

 

▲1908年英國軍部繪製的鯉魚門堡壘平面圖,顯示堡壘被壕溝環繞。圖片由The National Archives (UK)提供
▲1908年英國軍部繪製之鯉魚門堡壘平面圖,標示了堡壘各間窖室以及溝堡的用途。圖片由The National Archives (UK)提供

至20 世紀初,英軍在鯉魚門兩岸建立新炮台,包括在鯉魚門要塞附近的白沙灣和西灣炮台,以及對岸魔鬼山的砵甸乍和歌賦炮台,以提升鯉魚門海峽的防衛力量;位於鯉魚門要塞的落伍火炮則陸續被移除。

 

▲ 1895年英國軍部繪製的鯉魚門要塞平面圖(局部),可見布倫南魚雷發射站及其配套設施分布在近岸的山上。圖片由The National Archives (UK)提供
▲ 1935年鯉魚門堡壘炮台內的6英吋隱沒式後裝炮

鯉魚門地區是 1941 年香港保衛戰中一個重要戰場。12月13日,守軍從九龍的魔鬼山退守至香港島後,日軍即佔據魔鬼山為觀測點,炮轟港島的英軍設施數日。雙方隔岸對峙數天,日軍終在 12 月 18 日晚,兵分三路登陸香港島鯉魚門一帶。由於雙方實力懸殊,鯉魚門炮台、鯉魚門軍營及西灣炮台在五小時內相繼失守。

戰後,鯉魚門炮台已無戰略價值,英軍把要塞用作訓練基地,至1987年全部撤走,用地交予香港政府。前市政局鑑於鯉魚門炮台的歷史價值及建築特色,於1993年決定將之修復,並改建成一所以香港海防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。2000年7月25日,香港海防博物館正式開放。

 

▲ 1990年代中的鯉魚門堡壘之鳥瞰照
▲1999年1月,修復中的鯉魚門堡壘之鳥瞰照
 
img1
噴射機